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 | 王劼音:坚实的“虚象”

郝科 99艺术网 2022-09-20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那些被高亮度的媒体聚光灯锁定的“明星”与“大咖”之外,总有一些低调的创作者,坚持在自己的创作场域内默默地耕耘着,并始终以一种近乎“虚化”的姿态,游离在主流镜头的焦点之外。




艺术家王劼音肖像照



对于很多不熟悉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观众来说,“王劼音”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但这位现年已经80岁高龄的艺术家(生于1941年),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与艺术结缘,他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63年入上海市美术训练班学习,1986年45岁时,又前往维也纳留学,并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油画创作。从创作伊始至今,王劼音已经分别在版画、油画和水墨创作领域各耕耘了20年的时间。



创作中的王劼音



王劼音曾笑称自己是“地方粮票”,并没奢求会变成“全国通用粮票”。除了早年的留学生涯之外,王劼音几乎一直身居在自己的出生地——上海——静心进行着艺术创作。从不刻意迎合所谓潮流与时尚,也不为自己的作品做过多经营与假设,只是径自与窗外的五光十色的斑斓世界隔离开来,安心地过日子和画画。


这种如陶潜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心态,也让王劼音的作品在此前大众的视野内,处在一种并不十分明晰的“虚象”状态之中。



展览现场



而今年4月底,北京势象空间为王劼音举办的、名为“虚象”的个展,却重新将镜头的焦点锁定在这位低调的艺术家身上。通过对于王劼音时间跨度长达50年之久的、多种媒介材料作品——包括素描、版画、油画、水墨等——的综合呈现,这次展览用一种非常严谨且充实的方式,佐证了艺术家内心深处“虚象并非虚无” 的真实底色。本次展览由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袁睿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关于“虚象”的主题,夏可君谈到:“以‘虚象’立意,乃是更为自觉地明确王劼音绘画语言的特点与贡献。为什么是‘虚象’?



古木,布面油画,80×180cm,2021

林荫,布面油画,80×60cm,2021

绿境之园,布面油画,60×80cm,2021

绿石新篁,布面油画,60×80cm,2021

绿荫之一,布面油画,80×60cm,2021

青山绿水,布面油画,98.5×133cm,2006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



对于艺术家自身而言,是持久的耐心与黙化的培植,是大器之晚成,是衰年之变法;对于艺术语言而言,虚势之成象,不是具象实象,不是形式与力量,而是大象无形的‘虚象’;如果有着艺术审美的哲学,则是气势成韵,气韵生动乃是虚张之姿,充满节奏韵化的魅力,这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姿态美学。”


在这次展览中,王劼音近两年创作的一些油画作品非常引人注目:较大尺幅的画布和绚丽丰富的色彩等等,让人很难相信这种鲜活和灵动的感觉,是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



听山,布面丙烯,195×135cm,2019

闻湖,布面丙烯,190×130cm,2019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

万象系列之三,布面油画,60×80cm,2021

盘石,布面丙烯,150×95cm,2021



在这些作品中,王劼音使用了一种类似后印象派修拉的点彩画法,在画布上用诸多并不十分规则的“虚点”,构建出一处处近观“抽象”、远看“具象”的独特景观。这种穿梭在  “抽离”与“贴近”间的反复对比,也逐渐在观者的视野中勾勒出了“虚象”坚实且清晰的轮廓。


而这种极具表现性的绘画方式,看似源于西方,其根脉却紧紧连接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与意向。



东园,纸本水墨,69×69cm,2012

无题,纸本水墨,274×69cm,2013

山水系列-3,纸本水墨,68×68cm,2020



在王劼音近期创作的水墨作品中,这些“虚点”在墨色的氤氲间表现出更强的偶发性与生动性,而潜藏其中的思想趋向,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或许对于王劼音来说,自然界中的万千气象,不论是小雨淋漓、阳光普照、漫天风雪或是落叶满山等等,都可以在肉眼的远观中形成一个个“虚化且圆融”的点状视界。包括现代世界中数码像素的拟像、层次交叠等等,归其本质都是由一个个虚实相生的“点”所累积出的存在之像——“虚点”是绘画中的最小像素,也是万物生发的原点。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

霞光,布面油画,60×80cm,1999



王劼音虽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意向,却并不曾陷入到泥古的窠臼之中。这也与他早年的留学经历有关,正如王劼音自己所说:“1986年在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M.Melcher教授的版画工作室、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W.Hutter教授的油画工作室的学习经历,令我大开眼界,完全重塑了我对于艺术的思考方式。像宇航员飞天前的训练一样,我在维也纳也经历了一次失重训练。”



人体,纸本素描,78×54cm,1988

人体,纸本素描,79×53cm,1988



在这次“失重之旅”中,王劼音大量参观了欧洲的各大博物馆,在与如莫兰迪、巴尔蒂斯、塔皮埃斯、基弗等大师的作品面对面的精神交流中,王劼音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技法都获得了巨大提升。


同时,他也开始用更宽广的视角来体察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带给他艺术创作上的、新的动力与方向。



伊甸之二,木刻原版,30×40cm,1994

伊甸之六,木刻原版,30×40cm,1994

静物,布面油画,59×78.5cm,1997



王劼音说:“(在留学期间的我)一是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二是近距离观察了西方现代艺术状况,受到了当代文化的熏陶;三是对中国文化有个一个远距离的重新认识,认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基于以上三点,王劼音艺术创作的思考方向与媒介应用,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如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物理》系列作品,王劼音就采用粗麻布、牛仔裤、衬衣作为背景,并将衣物上残留的污渍作为画面笔触的一部分;而在《再生景观》系列中,艺术家则用喷漆在废旧的包装纸壳上,重塑了自我意识中丰富的抽象景观。



物理之二,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

物理之六,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

物理之七,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



其实,王劼音对于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变化的“好奇心”,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表现。


如创作于1984年的套色木刻《节奏》,虽然是以具体形象作为依托,但作品整体的结构安排与形式趣味,已表现出明显的“抽象性”倾向。



节奏,套色木刻,30×40cm,1984



之后在1994年创作的《林中小屋》(曾获得十二届全国版画展金奖)中,纵横交错的锯齿形的线条,则更进一步用视觉化的节奏排布,弱化了原有物像的具象感。



林中小屋,版画,60×42cm,1994



而在同是1994年创作的《伊甸》系列版画中,王劼音作品已明确展现出其“线条化”和“抽象化”的个性特征,除了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形式之外,艺术家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书写性”和“印痕性”等特征,则与中国传统绘画及书法中对于“线”的重视一脉相承。



伊甸之一,木刻原版,30×40cm,1994

伊甸之二,木刻原版,30×40cm,1994

伊甸之三,木刻原版,30×40cm,1994

伊甸之四,木刻原版,30×40cm,1994



尤其在2000年之后,王劼音的创作更进一步走入“自由”与“放松”的状态之中,不同的创作材料——油画、版画、水墨等——已完全融入到他艺术情感表达的整体系统之中,在追求气韵和生动的基础上,无论是现实的风景还是胸中的意向,最终都回归到了共同的根脉之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造化的诚挚热爱。



贰仟年风景之一,布面丙烯,80×80cm,2000

诗意山居图,布面油画,80×80cm,2001

古文观止之三,纸本素描,40×27cm,2004

古文观止之四,纸本素描,40×27cm,2004



而这种自由的创作状态,也正如在留学即将结束时,Hutter教授给王劼音所写的赠言:“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极高的天赋成功地把自己祖国传统的艺术和欧洲以及西方世界的风格令人赞叹地结合在一起。”



矩形三,铜版画,24×30cm,2003

矩形十二,铜版画,24×30cm,2004

古典山水九,纸本水墨,136×34cm,2006

东园,纸本水墨,69×69cm,2012

再生景观之三,综合材料,24×32cm,2018

再生景观之五,综合材料,24×32cm,2018

再生景观之六,综合材料,24×32cm,2018

再生景观之八,综合材料,24×32cm,2018



最后,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心得时,王劼音坦言到:“一个画家的艺术经历,包括他的人生经历都会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画家的一幅画如同树的一个横断切片,从这年轮切片上,大致可以看出这树的经历。画之所以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就因为其中隐藏着这样的生命密码。”



end



购藏咨询/商务合作

99yangkai@163.com


往期精彩
  1. 拍卖|“优质+海量”的王牌模式,2021中国嘉德春拍亮点盘点

  2. 拍品故事 |  从里希特到周春芽,中国嘉德的两件巨幅作品中藏着怎样的故事?

  3. 现场|2021保利春拍精品展:现当代板块回眸经典,“真、精、稀”成为最大亮点

  4. 拍品故事|5月拍卖季,永乐备受瞩目的现当代艺术品抢先看

  5. 人物 | 李剑光:“尽是彩虹——三十周年又出发”

  6. 拍卖 | 永乐携绝世孤品宣德高足杯“王炸”2021春拍现场

  7. 除了美食,汕头的这家美术馆也不容错过

  8. 专访 | 谭平:绘画是什么?

  9. 作品故事 | 从格列柯到蔡国强——克里特岛神话的延续

  10. 99展览说 | 苦涩之后,春色将至

  11. 后疫情时代,画廊要如何调整才能得以生存?

  12. 拍品故事|毛旭辉:“生命之流”与“窗外的风景”

  13. 周褐褐个展“纯纯各归” | 充满想象但保持敬畏

  14. “2021艺术北京”中国本土艺博会将何去何从?

  15. 重庆当代美术馆三展同开,让历史、现在、未来“一键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